欲问底何在地量见地价
欲问底何在地量见地价 地量见地价”这句股谚,在股市上是耳熟能详,几乎没有一个投资者不知道的。不少人以此作为抄底的准则,却不懂得如同任何真理都有缺陷一样(这是由真理的相对性决定的),“地量见地价”并不是普遍适用于判断底部的标准。比如说,常见的“V型反转”走势,就不是底部缩量而是底部放量。可见“地量见地价”也有个具体运用,因“地”制宜的问题,并非在地量与地价之间划上等号那么简单。个中奥妙,全在一个“见”字———“见”者,观察、分析与判断之谓也。 一般而言,“地量见地价”出现在诸如潜伏底、楔形底、W形底的第二个底部与头肩底的右肩之中。如以波浪理论判断,则出现在中级下跌推动浪第5浪或延伸浪的最后一个子浪的末端;以及中级循环周期的“时间之窗”内的敏感日,是时常见周线动力指标底部横盘,超卖严重或双底与多底背驰。 在上述情况中如出现阶段性的低成交,往往就是地量。新入市的投资者常常拿不准“地量”以何为准,其实“地量”只是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市场规模扩容,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标准。简单的办法可以经验主义地以历史单日成交数据作为参照,复杂一些则可以计算其时的大盘换手率再行比较。从深沪股市的运行实践出发,笔者认为可以将“地量”的数额定性在A股单日换手率(加权)0.5%—0.7%之间(这个数字可以在各大证券报刊当日的统计栏目中找到)。当A股的换手率降到这一区间,再运用前面所述的技术手段将之“框定”,“地量”的判断也就八九不离十了。 “地量”之所会见“地价”,通常的解释是沽盘枯竭,做空的动能已释放殆尽,股价已跌无可跌,所以大市见底。但这样的解释只要一推敲就不免笼统:在多头市场中,由于大部分投资者对后市较具信心、坚定看好,愿意持股待涨而不为微利所惑;或者获利筹码为机构与庄家所控,高度锁定而不抛出———在这两种情况下,就不存在获利盘枯竭、杀跌动力消耗已尽的问题。市场的惜售(地量),是在多头力量仍掌握大局、支配大市走向的形势下出现的。因此只要“地量”一出现,抛压一显轻,多头就马上转入反攻,“地价”(也就是底)便随之而出。我们试看去年的5月15日,深沪两市的日成交(合计)缩至109亿元见中期底;以及去年9月25日,深沪日成交缩至97亿元见中期底,都是“地量见地价”的范例。 然而与多头市场(中长期升市)的表现不同,空头市场(中长期跌市)中的“地量”往往是在空头力量虽然已呈弱势,但仍有一定的打击力,而多头尚处蓄势阶段、未能完全占据主动的背景下出现的。这时候的“地量”,就不能立马见“地价”。换言之,就不但不能构成见底的信号,而且恰恰相反———成为再度向下变盘的前奏。例如在1999年10—11月深沪大盘在中级调整期间,曾经先后于10月13日、11月12日、24日、30日多次创出单日成交50—54亿元的“5·19”行情以来的年内“地量”,但均未见“地价”。深沪大盘最后真正见底,是在1999年12月30日见52亿元的地量前后:沪市在此前三天见1341点,深市在此前一天见394点。这就提示我们:市道不同,“地量”与“地价”的关联度与表现方式亦有异。空头市场中,是地量之外还有地量。多次地量之后才有地价。这是因为,此期间的地量,常常不是由于缺乏卖盘、而是由于缺乏买盘造成的。投资者认为调整尚未到位,不敢在相对高位买货。因而每次地量出现之后,反而再创新低。以上周三(2月14日)所创的76亿元一年来两市日成交地量为例也是这样;低成交额不是出现在最低点而是出现在反弹的第4天,反映投资者不敢追高,是缺乏买盘造成的地量。故此其后再探新低就是必然的了。大家不妨注意是否有新的地量产生(如果转势不是以V型方式出现的话)。 多头建仓未毕故不急于发动,是大调整市中地量不能马上见地价的另一种解释。 来源:阮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