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经济基本面的消息
建立宏观看法
如果你准备运用消息面进行交易,方法上就要正确 ---- 不要“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举例来说,假设你听到洪水泛滥的消息而准备买进黄豆,千万要记住,美国中西部不是黄豆的唯一产地。阿根廷的黄豆收成如何?欧洲的情况怎么样?其他产地是否可以弥补不足?全球的黄豆需求如何?库存量是否很多?没错,气候条件会影响谷物收成,但不要预期市场会因为气候条件而暴涨,所有条件彼此配合之后,才会产生大行情。如果你打算运用基本分析,就必须综观特定消息对于整个市场的影响。偷懒的交易者经常只看见一小部分的拼图。
举例来说,交易原油时,你必须了解目前的产量、库存量的变化、石油输出国组织的态度(增产或减产),以及气候状况。所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原油价格,你必须综合分析,才能判断行情的大方向。举例来说,如果库存量很高,产量继续增加,冬天不会很冷,那么原油价格可能趋跌,你应该站在空方交易原油。
关于股票交易,除了个别公司的状况之外,你还必须了解大盘走势与整体经济发展。该类股的表现如何?零售销售趋势如何?消费者信心如何?利率走势趋于上升或下降?国内生产毛利润是否处在上升趋势?就业情况如何?所有这一切都可能影响行情,但你也不要过分追究每项经济数据。就我个人来说,只需要通过基本经济数据来判断整个股票市场的大方向就够了。
针对预定公布的经济数据进行交易
预定经济数据即将公布时,高胜算操盘者应该保持空手。这些经济报告可能导致行情上涨或下跌,没有人确定市场的反应方向,所以不应该徒增困扰而持有部位。你不应该试图猜测市场的反应方向,否则就变成了赌徒,而不是交易者。当然,这些评论基本上是针对短线交易者而言,因为我不相信任何单项经济数据可以 影响长期投资。
如何针对预定公布的消息进行交易呢?我个人的态度如下: 观察消息即将公布之前几分钟的市场走势,当时的走势方向代表整个市场对于该消息的预期看法。如果所公布的消息符合预期,也就是市场应该出现的走势方向,任何意外都会导致相反方向的走势。如果消息符合预期市场而市场不能持续先前的走势,最好就采取反向操作的策略。
很多情形下,当消息公布时,市场可能出现急涨走势,但很快就拉回,随后可能继续下跌,但也可能翻升而开始另一波涨势。任何高胜算操盘都不应该承担没有必要的风险,在行情明朗化之前进场,实在太过危险。最好还是暂时观望,等待情况沉淀而市场出现明确方向之后才进场。过去,我曾经针对最初的急涨走势进行交易。但失败的成分总是居多,现在我已经学会稍作等待了。即使等到市场选定方向,通常都还有不错的赚钱空间。图 4 一 5 就 是典型的例子。 2001 年 3 月 20 日 2 时 15 分(图形上标注的 A 点),联邦储备银行宣布调降利率。虽然这属于利多消息,但早在市场预期之内。所以,在消息公布当时,股价出现急跌走势。可是, 15 分钟之后,股价开始回升,反弹高点虽然穿越消息公布之前的股价水平,但穿越幅度不大。不久,反弹走势告一段落,股价又开始下滑。这时你大概可以归纳结论:在利多消息刺激下,股价虽然尝试走高,但无法有效向上突破。也就在这时,你可以开始考虑放空。没错,已经经过半小时,但你也及时搞清楚市场的意图。只要指数跌破先前的低点( B 点),就可以进场建立空头部位。这时市场已经充分消化新闻,而且也选定了方向,所以你不需要再考虑消息面,不妨完全针对市场进行交易。不要坚持对垂本面的任何特定看法
太过强调基本分析可能产生一种副作用,交易者可能顽固的坚持某种看法,即使市场走势并不认同,交易者也不愿回心转意。举例来说,他们认为今年的气候状况很好,谷物应该会大丰收,所以谷物价格应该下跌。可是,经过几个星期之后,虽然气候与降雨量确实保持完美状态,但谷物价格完全没有下跌的迹象。顽固的交易者可能继续坚持原先的看法,甚至加码。他们忽略了市场试图传达的信息:“嘿,请注意谷物价格继续走高。你为什么不买呢?傻瓜!”他们不断强调气象预测报告的重要性,相信自己的看法没错,却忽略了中国内地过去 6 个月来都没有下雨,而且大量收购谷物。如果市场没有出现应有的走势,就代表有其他因素产生作用,千万不要过分坚持特定看法。
我曾经看过太多这类的例子。很多人尝试与市场抗衡,他们基于某些基本面的理由,认为市场应该出现某种走势,结果伤痕累累。股票投资人经常如此。某人在 188 美元买进股票,因为他相信该公司生产一种革命性的晶片,结果到了股价只剩下 4 美元时,仍然坚持原先的看法。到了某种程度,就应该承认自己的判断错误,加入正确的一方。
当纳斯达克市场在 2000 年 3 月开始崩溃时,很多人拒绝承认,因为他们认为经济将持续繁荣,而且他们所投资的高科技与网络股票仍然一片看好。他们完全不了解,只要经济成长趋缓,这些价值明显高估的股票,很可能就会恢复合理价格。当股价开始下跌,甚至正式进人下降趋势,还有很多人死死抱紧股票,因为他们坚信股价还会走高。股票多头行情显然已经结束,但很多人把空头行情视为拣便宜货的大好时机。他们一相情愿的坚持某种看法,甚至不惜与市场抗衡,结果付出惨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