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何看大势(21)
除了避免在高价区域买入股票外,为了有效地防范系统风险,股民还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的发展,特别是要关注国家的政治局势、宏观经济政策导向、货币政策的变化、利率变动趋势和税收政策的变化等等。如果在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之前而采取行动,股民也就能成功地逃避系统风险。
具体地说,防范系统风险可采取如下的方针:其一,了解宏观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一般应在经济萧条时期即将结束,而股市又有见底回升迹象时,进入股市分批购买股票作为长线投资。当经济繁荣已近顶点,而股市也已经过长时间大幅上涨,股市人声鼎沸时,应逐步抛出股票,退出股市。这种投资方法能有效地回避风险,并获取较大的利润;其二,由于一轮经济运行的周期通常要经历若干年,在经济持续发展的时期,股市总的趋势是向上,但其间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或有关政策法规的影响,股市也会出现幅度不小的回调。这就是说,即使是在经济景气时,买入股票进行长期投资,在股市达到阶段性上涨的顶峰时,也应该辅以中期调节的操作手法,先获利抛出,回避阶段性下跌的风险,待回调结束时再行买入;其三,了解股市运行的历史,当股价经过长期下跌,股价已处于历史低位,许多股票都具备了投资价值时,可以入场分批买进股票,而不宜再抛出股票,相反,当股价经过大幅上涨,股价接近历史高位,并远离投资价值时,应逐步抛出股票。
(二)、警惕“股灾”
股市风险发展到极致,大盘急挫,股价暴跌,许多公司破产,许多投资者亏损,便成“股灾”。西方投资者一听说“股灾”便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因为他们大都经历过股灾的磨炼。像美国股市就发生过数次震撼世界的几次“股灾”。如1929年华尔街的大崩溃、“六二风暴”、1972~1974年的美股熊市、1987年美国股市狂跌、1989年因对联合航空公司的收购引起的股市震荡等。中国社会主义体制决定,中国不会发生如美国股市那样激烈的“股灾”,但剧烈的大起大落却也是频繁发生,这同样值得我们警惕。
“股灾”的发生有着非常复杂的政治、经济与市场背景,并且往往是一般投资者无法左右与无法抵御的。但是,我们却可以回避。回避的前提是,我们要了解“股灾”发生的征兆,在“股灾”发生前撤离市场。也许股民们会说,“股灾”如果这样容易发现,那就都能回避,也就不会发生“股灾”了。确实,“股灾”的发生是难以预料的,但也不是不能预料的。复杂的事物往往却有简单的内涵。研究世界各国发生的股灾,我们便会发现,所有的“股灾”,无一不是发生在股市的疯狂暴涨之后。这就提示我们,在股市非理性的暴涨时,我们就应该小心谨慎,防止“股灾”了。不过,这样简单的方法,却是许多人难以做到的,因为股市暴涨时,往往也是人们最失去理智的时候。许多股民难以抗拒在短期内快速致富的诱惑而盲目跟风,疯狂炒作,结果在“股灾”来临时血本无归,长期积蓄化为乌有,有的甚至债台高筑。
从1922年到1929年,美国人为之自豪的“繁荣的七年”。由于空前的经济繁荣和普遍的乐观情绪使美国股市如日中天。华尔街上,各种股票的价格都扶摇直上,股价指数也是节节攀升,此时的股市平均股价已比1920年上升了5倍多。对于如此疯狂的上涨,许多人没有任何风险意识。1929年9月5日,美国著名经济统计学家罗杰·巴布森在一个午餐会上说:“一场市场崩溃迟早将要来临。”居然受到许多金融学家的嘲笑。但仅仅一个多月后,一场骇人听闻的“股灾”发生了。10月28日,一个黑色的星期一,华尔街股市突然狂泻,所有的股票都出现暴跌。虽然美国的金融巨头出面救市,但无济于事,暴跌之风一发不可收拾,很快就彻底摧毁了整个股市。在几天之内,属于50家最大企业的“热门股票”和其它证券都贬值一半。而到1930年,不到一年的时间,上市股价从897亿美元下降到156亿元,股价平均下泻90%。此次股灾不仅摧毁了华尔街股市,而且波及整个西方世界,酿成西方经济史上空前的经济危机。它给整个一代西方人带来了末日世界的景象:5000万失业大军,无数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尸横街头,上千亿美元的财富付诸东流,整个银行体系彻底瘫痪,工农业生产锐减,百业凋敝,生产停滞甚至倒回到19世纪。
- 上一篇:第一章 如何看大势(22)
- 下一篇:第一章 如何看大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