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宏观政策大势(1)
研究宏观政策大势是研判阶段性行情性质的重要依据,例如:宏观政策是银根从紧的政策,股市肯定不会有上涨行情,原因很简单:机构的资金都是从金融机构融来的,国家银根紧缩,机构就融不到资金,股市没有资金,是不可能上涨的。如果国家开始开闸放水,放松银根、鼓励投资,那么,股市才有上涨的机会,这时侯机构融资环境相对宽,因此,研判股市每个阶段的行情性质,首先必须把宏观政策大势搞清楚,只有把宏观政策的大背景判明后,才有可能研明股市的阶段行情性质,只有准确判断每个波段行情的性质是:整理行情、下跌行情、上涨行情,然后才能踏准股市节奏,稳赚不赔地从股市获利。
一宏观政策研判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国民经济均衡的条件是什么?
答:国民经济均衡是指三对漏出和注入因素总和的平衡,而不一定同时要求做到预算平衡(政府税收=政府购买)、存贷平衡(储蓄=投资)和外汇收支平衡(进口=出口)。
2、国民经济均衡的形式有哪几种?哪一种形式最佳?
答:国民经济均衡的形式有以下三种:
(1)低水平的均衡。这种均衡状态表现为社会产出水平低、生产能力利用不足、失业人数众多、国民经济很不景气,这种不均衡状态为总需求不足所造成。
(2)高水平的均衡。高水平均衡状态表现为产出水平高、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失业问题基本解决、国民经济结构比较合理、呈现经济繁荣但不过度的局面。
(3)超能力的均衡。这种均衡状态仅仅表现为货币的均衡,实际上是货币供给过多、可供物资太少,此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均衡是通过物价的上涨来实现的,所以通货膨胀严重。
一国应当争取实现第二种均衡,尽量避免第一种和第三种均衡。因为:第一种均衡是国民经济萎缩的均衡,第三种均衡是总供给小于总需求,国民经济过度膨胀的均衡。
3、当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时,最好采取什么政策?
答:如图所示,总需求曲线AD1与总供给曲线AS交于AS
的平坦部分,说明国民经济中的生产能力过剩,这时刺激
和扩大总需求可以有效地增加国民收入。总需求曲线从
AD1向右上方移动到AD2,价格水平上升不快,但产出却
可以较快地从Y1增加到Y2。
二宏观经济政策对股市的影响
中国股市在规模发展壮大的同时,其理念与功能的扭曲程度同样惊人。从1990年到2004年的14年间,沪深股市的投资者们总共付出了1.2万亿元。但截至2004年8月,流通股市值也只有1.2万亿元,这意味着12年中全部投资者的总体投资无任何收益。与此成为鲜明对比的是,在“为国企融资服务”的定位下,股市成为上市公司比传统银行更美妙的圈钱乐园。
- 上一篇:第二节宏观政策大势(2)
- 下一篇:第一节核心竟争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