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是价值投资的核心(1)
二、坚持是价值投资的核心(1) 采访者:《证券市场周刊》吴晓兵采访时间:2006年11月3日[引言]从2007年1月24日上证综指的高点2994点到2月6日最低点2541点,指数下跌了15.13%,抛售股票的念头不知又充斥在了多少人的脑海里,但历史告诉我们持有并珍藏那些能经得起时光考验的企业会有多么不一样的未来!坚持是价值投资的核心《证券市场周刊》:你认为价值投资理论复杂吗?但 斌:很简单。巴菲特提到价值投资观念的核心是“以40美分的价格买进一美元的纸钞”,而成长是优秀公司价值的一个必要组成,也即是说,这个一美元的纸钞随着时间仍在继续增值。这个方法本身不是很难,很容易讲明白,但是坚持不容易。这里面我认为存在三个无法避过的阶段:一是理解和接受价值投资的观念;二是要本着严谨的态度,以逻辑合理的方法去评估企业的价值;三是在动荡的环境中坚持。规则很简单,但是坚持太难了。(久久财经网 http://www.caijing99.com收集整理)价值投资理论不是巴菲特创立的,是格雷厄姆和费雪尔的东西。格雷厄姆的学生都很富有,只不过巴菲特最富,相信这个流派的人都是富人,这是缔造财富的一个流派。不是说学问很深,这个学问很简单,主要是看你能不能身体力行,你能身体力行就会很富有。另外价值投资跟你的人生阅历、价值观和看事情的角度有关系。《证券市场周刊》:我们市场的效率还不高,有很多内幕消息,条条大路通罗马,各种道路都可以赚钱。巴菲特的方法推到10年前,在中国好像也不能适用吧?但 斌:价值投资本身是全世界通用的,10年前如果你买了万科会得到回报,你买的所有好股票都是不得了的回报。《证券市场周刊》:但这段时间肯定很难受。但 斌:也不难受,10年涨10倍,怎么会难受。怎么说呢,因为中国证券市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没有经验用这个东西,如果有经验做到了一样赚钱,10年前如果我们认识到价值投资,现在已经10年10倍了,我们知道有这样的案例,万科有一个股东叫刘元生,1988年12月在万科发行股票时认购了360万股,以后随着万科送配股加上刘先生通过二级市场增持,目前已经持有5827.63万股。刘先生认购原始股加上二级市场买入股票的成本,共约400万元。经过18年,现在市值4.8亿元,盈利120倍。如果他很早就出来而不是一直投资万科,那才是真正的难受呢!
《证券市场周刊》:东方港湾大概是什么时候开始转向完全复制巴菲特的?但 斌:我们公司是2004年3月份成立的。但我们都从业有15年左右了,我们是在做投资的时候慢慢悟到这种理念的。主要从2001年开始,正好是熊市开始的时候。在熊市里我们每年都赚钱,按道理说熊市肯定亏钱,怎么赚钱的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烟台万华2001年上市,它在2000年有4980万的净利润,到2006年有可能达到8.2亿的净利润,净利润增长约16.6倍。打个比方如果你在2001年投资1000万,累计分红约60万,由于企业内生性增长强劲,5年熊市下来,其上涨约5.1倍,投入1000万的收益就是约0.5106亿元。《证券市场周刊》:看来2001年真的是个转折点,我听说很多机构都是2001年去投资香港了,也有好多在熊市里爆仓的。但 斌:巴菲特说,退潮了才知道谁没穿裤头。《证券市场周刊》:有很多私募基金是对冲基金的风格,譬如著名的索罗斯,对于对冲的做法你有什么评价?因为现在中国的市场还不是很有效,有些人确实对这个市场的转折点把握得很准。但 斌:作为投资来说,成功的方法各式各样都有,但是关键你想成为什么样的。打个比方说,罗马军团要行军,必须逢山开道遇水搭桥。遇到河流一百个人顺着沟就过去了,这是游击队的做法,这个做法本身可以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但是正规军必须得走康庄大道。巴菲特是没有疆界的,不同架构下的不同文化、不同投资哲学,开始的时候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是走得远了差别就出来了。二、坚持是价值投资的核心(2)《证券市场周刊》:巴菲特也投资了几百个企业,他就没错过吗?但 斌:小的就不说了,大的投资他从来没有错过或者说错的很少。作为重大的长期投资,必须要很严格的来筛选企业。打个比方说,2006年的投资,有很多热点,诸如有色、军工、3G和权证等等,如果以一年论输赢,你就需要不停的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更利于隐蔽的弹坑里。但如果投资是要留给孩子的,要几十年,要跨越几代人,就是另外一种做法。时间越长实际上选股票标准越高,找到的好企业越少。这是巴菲特的重大投资为什么只选那么少股票的原因。《证券市场周刊》:价值投资是不是很容易就能讲明白?但 斌:很容易讲明白但是坚持不容易,规则很简单,写巴菲特的书很多书店都有,巴菲特价值投资本身就是一些规则——垄断、消费,这很简单,是个高中生初中生就能看明白,但是坚持太难了。比方说天天早上起来跑步对身体好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有几个人能坚持下来? 《证券市场周刊》:也就是说,买对股票以后正确的选择是一直不卖。可是几百年来总是有投机的高潮,然后有一个低谷,股票随着大家的情绪在波动。为什么不利用这一点呢?但 斌:我举一个例子(见下图),一般理解最好的投资是A点买进,然后B点卖掉了,C点再买进。但是按我们理解,真正的赢家不是做波段的人,而是在这几个点都在买的人——前提是你投资的是一个伟大的企业。对一般的投资者来说,他可能只有一笔钱,当然希望A点买进,B点卖出,然后再等低位买进;但是我们做的是一项事业,就像巴菲特,他的资金是源源不断的,他每时每刻都要做投资的决定,他思考的力度和角度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历来的投资实践证明,真正的赢家是持有不动的,而且不受外界的干扰,碰到任何问题都敢买。如果你投资一家价格不是极度高估的优秀企业,那么你每个月都去买,不管高还是低,10年以后数目就大了。这中间隐含的逻辑是,我们所投资的公司因为具备持续增长的竞争力,它赚取更多高质量的收益,能够不断提升资源质量和股东价值。比如沃尔玛,股价上涨到20世纪90年代,大概40多倍PE的时候,变得相对平稳。大概过了五六年PE又变成十几倍了,又开始涨。星巴克,现在是50倍PE,将来一定还会降下来。过去50年美国涨幅最大的企业是菲利浦·莫利斯,每年的回报是19.8%,一美元50年以后翻成8300多美元,就是8300多倍。这就是长期的概念,体现了长期持有优秀公司的巨大成功。再比如汇丰,有人赚10元、有人赚100元,真正赚得多的是拿着不动的人,这个不动看似简单,实际上做起来非常难。 《证券市场周刊》:那么买入股票就永远不卖吗?(久久财经网 http://www.caijing99.com收集整理)但 斌:有一种情况我们是会卖的,就是这个企业本质变化了。《证券市场周刊》:不过多数人还是想做差价。但 斌:这也是我们公司跟其他公司最大的不同。我们的投资要想得长远,大多数公司都是对冲基金的那种模式,他们思考都是一年或者几年时间内的事情;我们进行的是财富管理,希望财富可以传几代人。选择7只股票投资《证券市场周刊》:刚才提到汇丰,我记得你曾经问过汇丰前董事长,汇丰经历了上百年时间、前后七任董事长而一直是个卓越企业,这里边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那么我理解你的方法就是对内关注自己怎样能够在一个重大历史时刻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对外关注这个企业为什么能够成为百年企业。你是怎么看企业的?但 斌:我们做长期投资,对企业的长期竞争力非常关注,也就是关注企业的生命周期。一个企业如果不能长期存在,投资它风险实际上是非常大的。所以我们看企业的时候,对企业长期的生命力要做定性的判断,要看它所处的行业是否能产生大企业,而且又能持续经营下去等。巴菲特对企业的洞察力不是看报表或走访公司看出来的,真正的好企业是公开的,没有秘密。我觉得投资当中最关键不是定量的方法,而是定性的东西——你怎么样看到这个企业长期的竞争力。既然特定企业的竞争力和它所属产业的持续能力是投资最关注的地方,那么怎么来做判断,当然也有一系列的具体步骤要考虑。 、坚持是价值投资的核心(3)作为重大的、长期的投资,你必须要很严格。如果是短期投资,今年可以有很多热点选择;但是给孩子留的,要持续20年的投资,甚至要跨越几代人,就是另外一种做法。投资时间越长,选股票的标准越高,找到的好企业越少。这是巴菲特为什么选择那么少投资目标的原因。我们的定位就是长期投资,希望得到15%的年回报率就很不错。实际上,长远看连续达到15%增长的企业是非常少的。《证券市场周刊》:发现这些企业的门槛不高吗?大家都能选到吗?但 斌:真正的好公司是公众的。大家很容易看出来,就是不愿意做。可口可乐很多人都喝吧,你说好不好?吉列,不是每个男人都刮胡子吗?《华盛顿邮报》很多人都在读,麦当劳很多人都在吃,你看不到吗?茅台好不好,全中国人都知道。这些都是很简单的例子。《证券市场周刊》:但是这样的集中投资风险是不是比较大?但 斌:我们对组合理论的理解,大概7个股票是最好的结果,超出了可能很难达到最大的收益,降低了可能风险就稍微大一点。好股就那么多。一个经济体中,企业的构成像金字塔,最好的企业就是塔尖那么几个,越往下越差。你的资金越集中在金字塔的顶部,收益越高。巴菲特、芒格和林奇《证券市场周刊》:就算都是价值投资,还是会有一些偏好的差异吧?彼得·林奇(麦哲伦基金的著名投资经理)、芒格(巴菲特的合伙人)跟巴菲特就不一样。但 斌:林奇可能选择另外一些机会,但是林奇也说过最好的股票就是永远不卖的。《证券市场周刊》:我是指他们两个看公司的方法,巴菲特主要是看财务报表,林奇更多的是跑到下面去看。但 斌:巴菲特不只是看财务报表,他对企业的洞察力可不是看报表看出来的。(久久财经网 http://www.caijing99.com收集整理)34- 上一篇:坚持是价值投资的核心(2)
- 下一篇:投资可以看得久远(4)